首页

国产免费恋脚

时间:2025-05-28 18:09:03 作者: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94419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男足转战津门 “伊家军”面临挑战

据悉,该活动由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指导,阆中市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会议从9月29日到30日结束,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阆中张飞庙、贡院、川北道署、文庙等三国文化旅游景点,海峡两岸青年在张飞广场还进行了三国文化交流文化展演活动。(完)

中国信通院发布首批算力调度评估结果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距离中国上一次开凿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已有千年。对于平陆运河建设者来说,这是一场“闯关”“探路”“破题”之旅。

为了可爱的中国丨天地英雄气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以矛盾和问题为导向,善于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深度和改革的成色。

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包头举办

作为实物量指标,工业用电量是反映第二产业发展的关键数据之一。即使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压舱石”的第二产业,依然从产业一线发出澎湃而有生命力的轰鸣。

香港银行界:新一份预算案助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杰里米·里夫金在《同理心文明》一书的中文版序中,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的观察和理解。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孔子的“恕”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描述了跟现代“同理心”同样的道德功用。最晚在孟子的时候,中国儒学已经提出了现代西方认知心理学和发育生物学才了解的“empathy”(同情、共情)或“同理心”现象,即“不忍人之心”或“恻隐之心”之说。与今天西方世界的“同理心”认知相较,儒学的同理并不根基于人的“权利”而是“责任”观念,被同理的也不仅是人群而是整个宇宙万物,由此更具有生物圈意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